维尔威思

维尔威思—企业认证咨询专家
南京服务最专业,官方合作最密切
提供的认证咨询服务:
体系认证、产品认证、特种设备许可证、工业产品生产许可证、系统集成资质、高新企业及产品认证、双软评估、两化融合...

  • 联系方式
    手机:18912990958
    QQ:23350414
    网站:www.njwews.cn
  • 地址
    南京市鼓楼区汉中门大街56号建威大厦909
客户服务热线:
关于我们
高新企业及产品认证咨询
新闻详细内容 News content
您当前所在位置:首页 > 综合新闻 > 行业新闻

环境标志:国家认证,公众难“认”证

  10月14日为世界标准日,中国已是世界上环境标志认证企业最多的国家,然而现实尴尬:认证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知。  “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相关能力和意识,更多是应付贸易方

  10月14日为世界标准日,中国已是世界上环境标志认证企业最多的国家,然而现实尴尬:认证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知。

  “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相关能力和意识,更多是应付贸易方和政府要求,大多处于为了认证而认证的状态。”

  大部分的认证是打擦边球,只能称为“评估”,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认证”。

  若不是经人提醒,从事教育工作的上海妈妈孙美美(化名)不会注意到,在儿子小学三年级的课本封底,有一个“绿色印刷”标识。她翻看了从小学到高中的课本,包括和上海教材不同的全国版,背后都有这个黄绿色的标签。而在教辅材料中,这个标识很少有,包书皮则都没有。

  印在课本背后的标签叫做中国环境标志。大部分的家长甚至教师,和孙美美一样,即使天天捧着教材,却从未留意过。

  而孙美美代表的正是中国不断壮大的绿色消费群体:29-35岁为主、“辣妈”、人口超过6500万,近4年来增长14倍……阿里研究院的《绿色消费报告》根据阿里零售平台2015年的数据总结道。

  标识意味着什么?怎么保证印了标识就是环保的?孙美美的问题随之而来。这是我国环境认证体系正面临的考验,亦是这一体系启动二十余年来的痼疾:企业为认证而认证,而消费者难辨标识真伪。

  数量全球最多仍难获认知

  中国环境标志简称“十环”认证——环环紧扣,象征公众参与的十环围绕着青山、绿水、太阳。在23年前,如此深意的标识是通过公开征集而来,但如今这一标识可能已被遗忘。

  国际上最早将绿色认证用于产品的是原西德的“蓝色天使”环保认证。1990年代初,在原环保局直属单位工作的夏青和同事们借鉴这些国际认证,根据中国国情,提出“让百姓手中的钞票变成支持环保的选票”,十环由此诞生。

  1994年,彼时的国家环保局、技监局、商检局等和消费品相关的部委联合成立了“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委员会”,秘书处设在中国环科院,夏青是秘书处主任。

  然而环境标志普及进展缓慢。9年之后,第三方认证机构“中环联合(北京)认证中心有限公司”成立。公司总经理张小丹还记得,十环标志十周年的时候,第一次邀请德国蓝色天使等国际环境标识相关机构来华,这才第一次向国际社会介绍了十环,并逐一与国际的环境标志开展互认——彼此承认对方的认证权威性。

  此后,十环认证被全球环境标志网(GEN)选举为理事成员,参照国际要求进行认证管理,达不到要求的企业,认证会被取消甚至罚款。

  同时,二十多年来,绿色认证也在各个行业兴起,最为熟知的是印在冰箱、空调上的蓝白背景、由绿到红的能效标识。通过十环、节能节水认证的产品还被优先列入了政府采购清单。

  最新的标识则是“生态设计产品”。2016年9月5日发布的“生态设计产品评价技术规范团体标准”,从厨房卫生间到卧室,空调、洗衣机、净化器、陶瓷砖等13项产品都包括在内,与国家标准相比,相应产品的生态设计产品要严格得多,比如净化器的颗粒物洁净空气量要求提高了10%以上,除菌率要求提高了98%。

  如今,约4000家企业获得十环认证,中国已是世界上环境标志认证企业最多的国家。然而,它们都面临着尴尬的现实:很难得到消费者的认知。

  就像孙美美这样的家长并不知道,十环认证的绿色印刷有着家长们期盼的高标准:常见的塑化剂不得添加,喷粉应为植物类,润湿液不得含有甲醇,纸张的亮度、印刷产品的有害物限量也有要求。

  不惟公众,企业亦如此。若不是南方周末记者提醒,武汉华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相关人员也未注意到,公司的产品通过了第一批的生态设计审核,并早已挂在了网上。

  “为认证而认证”

  消费者感受不到绿色产品的存在,企业也似乎没在认证上考虑消费者。

  夏青也感到了认证和公众的疏离。虽然与十环初创时相比,绿色认证越来越多,然而,“和百姓相关的、(公众能知道)哪些可以买的变少了。各种帽子扣上去,变成了盈利的目的。”

  这也是浙江省标准化研究院高工蒋建平的感受:“我国企业普遍缺乏相关能力和意识,更多是应付贸易方和政府要求,大多处于为了认证而认证的状态。”

  蒋建平甚至指出:对外,企业认证就是为了出口,打破壁垒;对内,就是为了营销或是补贴,目的性很强。

  企业员工也并非了解标志含义。2016年8月的可持续消费宣传周上,在北京的一家家具商场里,南方周末记者注意到,一些通过认证的商家销售人员也不懂得将十环作为卖点来推销。

  另一方面,虚假认证的“漂绿”宣传也让消费者迷了眼。据蒋建平介绍,我国对认证控制非常严格,只有极少数主体才有资格推出绿色认证相关制度。大部分的认证是打擦边球,只能称为“评估”,而非严格意义上的“认证”。

  一位十环的工作人员回复南方周末记者,获得十环认证的企业约占市场份额的15%-30%,每次标准的更新,都会撤销一部分企业。但有些所谓的“认证”却是“给钱就给证”。

  针对各种乱象,2015年的《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提出“建立统一的绿色产品体系”,要求将环保、节能、节水、循环、低碳、再生、有机等分头设立的各类绿色产品统一起来,并被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列为2016年重点改革任务。

  这项庞大的工程由国家认监委牵头,成立了政策研究组、产品组等六个项目组,其中产品组又包括涉水产品、建筑建材类、交通运输、农食产品、照明产品组等12个产品小组。

  自1月份启动之后,各组都召开了多次会议,目前已形成初步整合方案,认监委给出的时间表是年底发布方案。绿色产品的定义是什么?以前的标识要取消吗?单一属性和综合属性的标识怎么统一?今后都用同一个Logo吗?多位工作组成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这些问题都还存在很大的争议。

  不过,目前改革的共识是首先转向大众消费者。

  作为涉水产品组的负责单位,北京新华节水产品认证有限公司技术部相关人员告诉南方周末记者,拟列入首批“中国绿色产品目录”的涉水产品并不是喷灌设备、滴灌设备、工业冷却塔等农业与工业领域中的节水设备,反而是公众每天都在使用并密切接触的水嘴(龙头等)与便器系统(马桶等)。

  国际层面,联合国环境规划署也在中国推行可持续消费,联合宜家、国美、沃尔玛和H&M等零售机构推广绿色标识。“我们希望以零售业作为突破口,直接面对消费者。媒体总是提供负面的新闻,并没有告诉消费者什么是对的。”联合国环境规划署驻华代表处国家项目官员蒋南青说。

  “企业自我声明, 减少政府干预”

  消费者已经愿意为更贵的绿色产品埋单。阿里研究院的数据显示,绿色篮子商品的平均溢价达到33%,其中绿色住宅家居溢价超60%,而且三四线城市和一二线城市无区别。

  除了深改小组,各相关部门的政策也都瞄准了绿色消费,比如国务院《消费品标准和质量提升规划(2016-2020年)》、财政部主导的领跑者计划、工信部的《中国制造2025》、财政部牵头的“环保‘领跑者’制度”。

  “我从事绿色认证二十多年,2016年是绿色消费的春天,是千载难逢的机会。”2016年9月22日,在南方周末记者的采访过程中,夏青的心情有点激动。

  “中国绿色产品应当成为不同评价方式推出的先进产品共同的称号。”夏青给相关部门领导写了封建议信,“全国绿色产品的认证标识可以只有一个,每类绿色产品认证标准可以统一,但更应支持依据国家绿色标准开展的绿色产品其他评价工作。”

  夏青认为,国标是金字塔塔底,过去的绿色标识多是在塔中部,他看好将于2016年10月14日世界标准日启动的绿色产品和服务的自我声明,这将是一个擂台,企业可以展示自己的优越性,脱颖而出成为塔尖的状元。

  “你的洗涤剂怎么那么贵?对一般的消费者很难解释。而推出某一个标准或者提升某一项指标又很难。”获得生态设计标示的西安开米股份有限公司研发中心主任高欢泉表示公众绿色消费的意识还在成长期,并未成熟,“希望能通过政府或者专业权威机构进行公示。”

  这种“炫耀”更多是企业自愿的个性化指标。比如生态设计产品评价也采用“自我声明+后市场监管”的方式。

  “让企业自我声明,减少政府干预也是国际经验。”协助多家企业从事绿色设计的合肥工业大学副校长刘志峰说,“同时,要对企业声明的绿色产品进行定期抽查,对抽查不合格的产品企业纳入到社会诚信体系的监管中。”

  不过,为了迎合消费者,目前企业宣称的绿色指标还较为“利己”和广义。譬如阿里研究院将无毒、无甲醛等带有绿色属性关键词的产品定义为“绿色篮子商品”。“我们通过数据分析也确实发现,消费者对自身健康的关注度还是最高的,而真正因为产品的环境正外部性去购买的相对较少。”阿里研究院数据挖掘工程师万红杰说。

  “利他”、环境友好的指标还不足以吸引消费者。绿色产品的此类属性则更多地寄希望于产品的生命周期分析——产品从“摇篮到摇篮”的设计、生产、运输、销售、使用、维修和回收处理等一系列阶段,都应该满足绿色要求。

  生命周期概念进入国内也已多年,虽然十环认证已强调全生命周期的指标,但这个概念的关注度多停留在学界和外企。

  目前,这个概念又热了起来。中国标准化研究院资源与环境分院林翎院长就指出,生态设计这套标准的核心思想就是采用了生命周期的理论。浙江省正在推行的“浙江制造”品牌建设也在考虑生命周期分析。

  从事生命周期服务的一米一公司创始人龚万彬记得,一个香港客户一开始只是为了满足绿色建筑的出口要求而做了生命周期分析,后来发现企业单位产品水耗比国际平均水平高了4倍。企业老板就要求员工赶紧做水跑冒滴漏的检查。

  “如同孩子的特性家长最懂,企业最了解自己的产品。主体责任感增强,进一步的,会带来内部的改进。”龚万彬说,“每个产品都应该有自己的‘生态设计师’。”

江苏省南京市鼓楼区汉中门大街56号建威大厦909
联系电话:18912990958

QQ:23350414

Nanjing Jiangsu Gulou Hanzhongmen Street No.56 Tel:18912990958
QQ:23350414
南京维尔威思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苏ICP备10066453号-2
至顶 QQ 旺旺 至底